top of page
搜尋

偷錄音違法嗎?律師教你如何自保與蒐證

  • 作家相片: 賴柔樺
    賴柔樺
  • 9月1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案例:小美與小明的婚姻觸礁,小明常常在爭執時對小美大聲咆哮,甚至出言恐嚇。小美擔心自身安危,也想為將來的法律程序蒐集證據,偷偷用手機錄下了這些對話。請問小美的行為會觸法嗎?


律師解析:

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疑問!許多人為了保護自己,會下意識地按下錄音鍵,但又擔心這樣做會觸犯法律。其實,在台灣法律上,偷錄音並非全然違法。


狀況簡單舉例:

錄下自己與他人的對話:只要你本人是這場對話的參與者,而不是在旁邊偷偷竊聽,那麼你錄音的目的如果是為了「保護自身權益」或「蒐集證據」,通常是合法的 。這主要是因為法律保障的是「秘密通訊」的權利,既然你本身是通訊的一方,就不構成對「他人」秘密的侵害 。  


錄下他人與他人的對話:如果你偷錄的對象是與你無關的兩個人,例如同事之間的私密談話,即便你錄音的目的是為了蒐證或爆料,也極有可能觸犯《刑法》的妨害秘密罪,最高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。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「竊聽」,法律嚴格禁止。  


錄音目的不正當:即使你是對話的一方,但錄音目的如果是為了「脅迫、勒索」對方,此行為仍可能被視為「不法目的」而違法 。法律的核心精神在於判斷你的行為背後是否有惡意,而不是單純地看你是否為對話當事人。  


律師給你的蒐證建議:

  • 確保你是對話的一方:這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。如果你有參與其中,錄音的合法性就會大大提高 。  

  • 錄音目的要正當:你的動機必須是為了「自保」、「保存證據」或「未來訴訟使用」 。  

  • 保留錄音的「完整性」:不要進行任何剪輯、拼接或變造,否則在法庭上可能會被認為缺乏真實性而無法被採信 。  


什麼情況建議趕快找律師?


  1. 當你蒐集到關鍵錄音,但擔心合法性:律師能幫你評估錄音的風險,並判斷這份證據在民事或刑事訴訟中的效力 。  

  2. 錄音內容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:例如對方在錄音中承認犯罪,你需要律師協助你將錄音內容轉換成法庭上有效的證據。

  3. 你不確定自己是否為對話當事人:例如在公共場合或有旁觀者時,錄音的界線可能更模糊,律師能提供專業建議 。  


記住,錄音是雙面刃,用得好是自保利器,用不好則可能讓自己陷入法律困境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我一定要撫養父母嗎?其實不一定!

很多人收到社會局的公文,上面寫著「請負擔父母的安置費用」,心裡都很緊張。但其實,如果父母 長期沒有盡過扶養義務、或曾對你有重大傷害 ,你是可以向法院申請「免除扶養義務」的。 ⚖️ 法院怎麼看? 根據臺灣高等法院 111 年法律座談會的意見,如果法院裁定免除扶養義務,這個裁定可以「 追溯 」到扶養義務開始的時候,不一定只從裁定當天起算。 法院會根據你在聲請書裡寫的內容,在判決主文中明確標示「從哪一天

 
 
 
⚖️ 拋棄繼承流程大解密

想辦理「拋棄繼承」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? 以下懶人包,幫你看懂流程! 從準備文件、注意時限開始,讓律師協助你你輕鬆完成! 一、拋棄繼承的時間限制 拋棄繼承必須在 「知道繼承開始」的 三個月內 向法院提出聲請。 若超過期限,可能會被視為自動承認繼承。 📍 起算時間說明: 配偶及子女: 自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」之日起算。 其他繼承人: 若有前順位繼承人 → 從「知道前順位繼承人拋棄繼承」之日起算。 若沒

 
 
 
老人揮包 VS 乘客飛踹!北捷博愛座事件法律怎麼看?

北捷博愛座踹人事件,算不算正當防衛? 最近北捷的「博愛座踹人」事件引起熱議。很多人好奇:如果被阿姨揮包包挑釁,乘客踹回去,到底能不能算是正當防衛? 什麼是正當防衛? 根據法律,正當防衛必須符合兩個條件: 有正在發生的不法攻擊也就是對方真的在打你,動作已經開始、還沒結束。已經...

 
 
 

留言


©2024 賴柔樺律師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