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錄音違法嗎?律師教你如何自保與蒐證
- 賴柔樺

- 9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案例:小美與小明的婚姻觸礁,小明常常在爭執時對小美大聲咆哮,甚至出言恐嚇。小美擔心自身安危,也想為將來的法律程序蒐集證據,偷偷用手機錄下了這些對話。請問小美的行為會觸法嗎?
律師解析:
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疑問!許多人為了保護自己,會下意識地按下錄音鍵,但又擔心這樣做會觸犯法律。其實,在台灣法律上,偷錄音並非全然違法。
狀況簡單舉例:
錄下自己與他人的對話:只要你本人是這場對話的參與者,而不是在旁邊偷偷竊聽,那麼你錄音的目的如果是為了「保護自身權益」或「蒐集證據」,通常是合法的 。這主要是因為法律保障的是「秘密通訊」的權利,既然你本身是通訊的一方,就不構成對「他人」秘密的侵害 。
錄下他人與他人的對話:如果你偷錄的對象是與你無關的兩個人,例如同事之間的私密談話,即便你錄音的目的是為了蒐證或爆料,也極有可能觸犯《刑法》的妨害秘密罪,最高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。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「竊聽」,法律嚴格禁止。
錄音目的不正當:即使你是對話的一方,但錄音目的如果是為了「脅迫、勒索」對方,此行為仍可能被視為「不法目的」而違法 。法律的核心精神在於判斷你的行為背後是否有惡意,而不是單純地看你是否為對話當事人。
律師給你的蒐證建議:
確保你是對話的一方:這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。如果你有參與其中,錄音的合法性就會大大提高 。
錄音目的要正當:你的動機必須是為了「自保」、「保存證據」或「未來訴訟使用」 。
保留錄音的「完整性」:不要進行任何剪輯、拼接或變造,否則在法庭上可能會被認為缺乏真實性而無法被採信 。
什麼情況建議趕快找律師?
當你蒐集到關鍵錄音,但擔心合法性:律師能幫你評估錄音的風險,並判斷這份證據在民事或刑事訴訟中的效力 。
錄音內容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:例如對方在錄音中承認犯罪,你需要律師協助你將錄音內容轉換成法庭上有效的證據。
你不確定自己是否為對話當事人:例如在公共場合或有旁觀者時,錄音的界線可能更模糊,律師能提供專業建議 。
記住,錄音是雙面刃,用得好是自保利器,用不好則可能讓自己陷入法律困境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