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預立遺囑:如何確保您的財產按意願分配?

  • 作家相片: 賴柔樺
    賴柔樺
  • 2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每個人一生辛苦累積的財產,最終都希望能妥善安排,讓家人受惠、避免紛爭。然而,若沒有適當的遺囑規劃,遺產可能無法按照您的意願分配,甚至引發家庭糾紛。


台灣法律提供四種不同形式的遺囑,每種方式的適用情境與法律保障程度皆不同。本文將為您介紹各類遺囑的特色與優缺點,但最重要的是——如何選擇最適合您的方式? 這部分,專業律師能為您提供關鍵協助,確保您的遺囑合法有效,真正落實您的財產規劃。


四種遺囑方式,哪一種最適合您?


1. 自書遺囑:簡單方便,但風險較高


適合對象: 想自行處理遺囑、不想麻煩他人者。


法律要件(民法第1190條):

• 需親筆書寫全文,並註明日期與簽名,不得使用電腦打字


優點: 方式簡單、無須證人或公證,成本最低。

風險: 常因遺漏法律要件或遺失、被篡改而無效。


律師建議:

若選擇自書遺囑,建議先諮詢律師,確保內容符合法律規定,並考慮透過律師見證或信託存證方式,減少無效風險。


2. 公證遺囑:法律效力最高,最安全的選擇


適合對象: 需確保遺囑有效、不希望後續產生爭議者。


法律要件(民法第1191條):

• 由公證人當場製作遺囑,需有兩名證人在場見證。


優點: 由公證機關存檔,無遺失或無效風險,效力最強。

風險: 需支付公證費用,過程較正式,且遺囑內容對證人並不保密。


律師建議:

公證遺囑適用於財產較多、分配較複雜或有潛在爭議的情況。建議先由律師協助擬定遺囑內容,再進行公證,以確保遺囑無遺漏或法律問題。


3. 代筆遺囑:無法自行書寫時的解決方案


適合對象: 身體不便、無法親筆書寫但仍希望訂立遺囑者。


法律要件(民法第1192條):

• 需有三名證人在場,由其中一人代筆書寫遺囑內容,並記錄代筆原因。


優點: 解決無法書寫的問題,具法律效力。

風險: 程序較繁瑣,證人數量要求高,稍有瑕疵恐影響效力。


律師建議:

代筆遺囑的法律程序較為嚴格,建議在律師協助下執行,以確保符合法定程序,避免無效。


4. 密封遺囑:保密性最高,但程序較複雜


適合對象: 希望遺囑內容完全保密,避免家人或第三方提前知悉者。


法律要件(民法第1193條):

• 由遺囑人親筆書寫或他人代筆,裝入密封袋後,在公證人及兩名證人見證下封存。


優點: 遺囑內容完全保密,避免外界干涉。

風險: 公證人不審查內容,若內容有法律瑕疵,仍可能無效。


律師建議:

密封遺囑雖具隱私性,但若內容不合法,可能導致無效。建議先讓律師審閱內容,確保符合法律規定後再封存。


如何確保您的遺囑有效?律師的關鍵角色


遺囑雖然是個人財產的規劃,但若沒有法律專業的協助,很可能因細微的程序或內容錯誤導致無效,甚至引發爭議。


律師可以為您做什麼?

✅ 分析您的財產狀況與需求,選擇最適合的遺囑方式

✅ 確保遺囑內容合法且完整,避免日後發生爭議

✅ 提供遺產稅、特留分等相關規劃,讓財產分配更符合您的期待

✅ 協助遺囑保存或見證,降低遺失或無效風險


現在就開始您的財產規劃


無論您的財產多寡,一份有效的遺囑都能確保您的意願真正落實,減少家人後續的糾紛與困擾。如果您不確定該選擇哪種遺囑方式,或希望確保遺囑合法有效,歡迎諮詢專業律師,為您的財產規劃提供最完善的保障。


不要等到意外發生後才後悔,現在就是最佳的規劃時機!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我一定要撫養父母嗎?其實不一定!

很多人收到社會局的公文,上面寫著「請負擔父母的安置費用」,心裡都很緊張。但其實,如果父母 長期沒有盡過扶養義務、或曾對你有重大傷害 ,你是可以向法院申請「免除扶養義務」的。 ⚖️ 法院怎麼看? 根據臺灣高等法院 111 年法律座談會的意見,如果法院裁定免除扶養義務,這個裁定可以「 追溯 」到扶養義務開始的時候,不一定只從裁定當天起算。 法院會根據你在聲請書裡寫的內容,在判決主文中明確標示「從哪一天

 
 
 
⚖️ 拋棄繼承流程大解密

想辦理「拋棄繼承」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? 以下懶人包,幫你看懂流程! 從準備文件、注意時限開始,讓律師協助你你輕鬆完成! 一、拋棄繼承的時間限制 拋棄繼承必須在 「知道繼承開始」的 三個月內 向法院提出聲請。 若超過期限,可能會被視為自動承認繼承。 📍 起算時間說明: 配偶及子女: 自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」之日起算。 其他繼承人: 若有前順位繼承人 → 從「知道前順位繼承人拋棄繼承」之日起算。 若沒

 
 
 
老人揮包 VS 乘客飛踹!北捷博愛座事件法律怎麼看?

北捷博愛座踹人事件,算不算正當防衛? 最近北捷的「博愛座踹人」事件引起熱議。很多人好奇:如果被阿姨揮包包挑釁,乘客踹回去,到底能不能算是正當防衛? 什麼是正當防衛? 根據法律,正當防衛必須符合兩個條件: 有正在發生的不法攻擊也就是對方真的在打你,動作已經開始、還沒結束。已經...

 
 
 

留言


©2024 賴柔樺律師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